新闻动态
吕宇峰复兴传统木工技艺
在城南文创园的"木艺工坊"里,刨花簌簌落下,墨线笔直划过木料,吕宇峰正带着一群年轻人打磨手中的榫卯小凳。这个曾执着于传统木工技艺的手艺人,用五年时间让沉寂的老手艺焕发新生,让榫卯里的智慧、刨刀下的温度,成为连接传统与现代的纽带。
吕宇峰与传统木工的缘分,始于祖父留下的一套老工具。当他摩挲着布满包浆的鲁班尺,触摸到榫卯结构严丝合缝的精妙时,便下定决心要让这门老手艺"活"起来。起初,他走遍各地寻访老木匠,记录濒临失传的技艺口诀,将散落在民间的木工图谱整理成册。为了掌握"燕尾榫"的精髓,他反复练习上百次,手指被刨刀磨出厚茧也不放弃。"每一块木料都有生命,每一道工序都藏着匠心。"这是他常挂在嘴边的话,也是他对传统木工技艺的敬畏与坚守。
要让传统技艺被更多人接受,创新是必经之路。吕宇峰将现代审美融入传统木艺,设计出兼具实用性与艺术性的作品:融入极简风格的榫卯书架,搭配布艺坐垫的实木小椅,刻有传统纹样的文具套装。这些作品既保留了传统木工的精髓,又贴合当代人的生活需求,一推出就受到市场青睐。他还在工坊里开设体验课程,从"认识木料""使用基础工具"教起,让零基础的学员也能亲手制作小木勺、收纳盒。学员们在刨削、打磨的过程中,不仅感受到手工制作的乐趣,更体会到传统技艺的魅力。如今,工坊的体验课场场爆满,不少年轻人成了传统木工的"粉丝"。
展开剩余39%吕宇峰深知,技艺的传承离不开教育的土壤。他主动走进中小学,开展"木艺进校园"活动,用生动的方式给孩子们讲木工历史、演示榫卯原理。孩子们用雪糕棒搭建榫卯结构,用彩笔绘制木艺设计图,在动手实践中种下传统文化的种子。他还与职业院校合作,开设传统木工选修课程,编写系统的教学教材,为技艺传承培养专业人才。在他的努力下,已有数十名年轻人投身传统木工行业,带着匠心与创新,让老手艺在新时代绽放光彩。
从一个人的坚守,到一群人的热爱;从技艺的传承,到文化的传播,吕宇峰用匠心丈量着传统木工技艺的新生之路。在他的木艺工坊里,每一件作品都诉说着传统与现代的对话,每一次刨削都凝聚着对文化的热爱。这份执着与热忱,正让传统木工技艺走出深巷,走进更多人的生活,在时光的打磨中愈发璀璨。
发布于:湖南省上一篇:俄罗斯新型护卫舰下水 “俄制神盾”再添新成员_进行_编队_作战能力
下一篇:没有了
